1月4日清晨,赵虔雪早早起床,习惯性看了一下河北日报电子版,头版关于乡村振兴的稿件,看得尤为仔细。
作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毕业的大学生村官,每天边吃早饭边看新闻,特别是河北及保定的新闻,已经成了她的生活习惯。
前一段时间,赵虔雪成了“小阳人”,扛过一轮后,身体康复的她把村里攒下的事儿,抓紧时间完成。“今儿有个龙华村情调研报告要写,我们村书记安排的,得抓紧时间弄出来,年底事儿多。”不过,在写调研报告前,赵虔雪准备到村里的兰花产业园去看一看。“阳康”以来,她还没去过产业园,那是她的牵挂。
2021年,位于定兴县龙华村的京雄兰花产业园,一期工程105亩大规模建设并投用,作为华北最大、全国第五的兰花产业园,这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。同一年,从河北大学毕业的赵虔雪,作为一名选调生来到了龙华村扎根,成为村党支部书记的助理,美丽的兰花第一时间就让她爱上了这里。
“枝上双双几欲飞,翩翩蝶舞伴春回”是对兰花的真实写照。兰花作为中国传统名花,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基础。作为兰花产业园的讲解员,赵虔雪没少下功夫。
“产业园分三期建设,总投资1.2亿,占地1000亩。已完成的一期工程,占地105亩,分别是组培区、兰花展厅中心和生产区。产量为每年1000万株,产值达每年1600万元。”赵虔雪背解说词,麻溜儿得很。
刚刚过去的2022年,除了年底疫情转段,兰花产业园二期项目投产运行也让赵虔雪兴奋。“组培室扩建了1000平方米,生产棚增加了110亩,产量达到每年2200万株,产值达到3500万元,带动1500人直接就业……”
“我们村的兰花基地,有着蝴蝶兰、文心兰、春石斛和秋石斛四大类兰花,根据不同的颜色、花纹、大小分成了100多个品种。二期组培室已经投产,现在我们能培育自己的品种啦……”
熟悉着新的讲解词,赵虔雪告诉记者,2021年刚刚扎根到村里时,从市区到农村的她,对很多事儿都觉得新鲜,更是满村子“乱窜”熟悉情况。“听说兰花产业园没有讲解员,也没招聘到合适的人。我一想自己是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的,就自告奋勇接了这个差事,我们村书记都没想到。”说起当义务讲解员,赵虔雪自己就笑了。
“姐,旁边棚里有人要买花,告诉他们价钱了,正挑着呢。”
“哥,苗子都打包好了,又是一批北京的订单,就等着物流车上门。”
跟大棚内忙碌的工人熟悉地打着招呼,赵虔雪对能在龙华村干喜欢的现代农村治理工作,感到非常满足。
从研读村里过去的资料,到一个大棚一个大棚地挨个转;从了解高效设施大棚里的每个按钮,到跟工人和技术人员熟悉起来……赵虔雪在刷新对现代都市农业认知的同时,乡村振兴的图景也慢慢从新闻里跑出来,铺开在她的眼前。
“怎么说呢,可能是生在城市的原因,见惯了高楼大厦,我一直向往农村美好的生活。国家提乡村振兴,省里也让咱保定走在前列,打造新样板,正好还能作出点贡献,我是挺知足的。”
带着记者参观,憧憬着美好未来,赵虔雪还告诉记者一个小秘密:“最近,我开始试着帮兰花园区做直播,在网上介绍我们村的兰花基地。要是将来粉丝多了,就在网上直播我们的兰花节,让更多人知道我们龙华村。”
从园区拿出直播架和手机,赵虔雪现场给记者展示了一下。“她呀,是我们村干部里边最后一个阳的。当别人隔离在家的时候,她一个小姑娘还在村里坚守在岗位上,是真把这里当成她的家了。”村支部书记常小海的话里,透着对年轻人的赞赏和心疼。
透过那张如花般的笑脸,在那认真讲解的背后,记者仿佛看到青春在绽放,一如兰花般灿烂。
来源:保定日报 |